山东双凯助磨剂研发有限公司
®

助磨剂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22-09-22 18:55

助磨剂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1、第二阶段添加助磨剂后,水泥磨台时提升了2.6t/h,提升不明显,主要加入助磨剂后,水泥的易磨性发生变化,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变快,操作参数还在摸索调整。第三阶段掺入助磨剂和3.0%石灰石混合材后台产提升19.3t/h,增幅10.34%;电耗下降2.71kwh/t。


2、出磨水泥比表面积前后控制基本一致,平均350m2/kg,使用助磨剂和掺入石灰石后0.045mm、0.080mm筛余均下降,说明添加助磨剂后物料的研磨效率得到提升。第二阶段出磨水泥45μm细度较第一阶段下降1.68%,80μm细度下降0.08%,水泥的标准稠度上升0.8%;第三阶段45μm细度较第一阶段下降0.91%,80μm细度下降0.17%,水泥的标准稠度上升0.8%。凝结时间均变短10min左右。


3、使用助磨剂后第二阶段较空白阶段选粉机效率(45μm)提升16%,循环负荷下降了139%;增加3.%石灰石的第三阶段,选粉效率(45μm)提升19%,循环负荷率下降了149%。说明加入助磨剂后磨机的粉磨效率大幅得到提升,对物料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4、与空白阶段相比添加助磨剂后对水泥强度影响较明显,相同混合材掺量情况下,第二阶段加助磨剂的水泥2天抗压提高了1.6MPa,增幅6.7%;3天强度提高4.6MPa,增幅15.6%;28天抗压强度提高6.3MPa,增幅10.4%。第三阶段加助磨剂和增加3%的石灰石后,与空白阶段相比,水泥2天抗压提高了3.3MPa,增幅13.8%;3天强度提高了4.9MPa,增幅16.5%;28天强度提高了7.8MPa,增幅12.94%。


5、第二阶段水泥的初始流动度较第一阶段下降30mm,经时损失增加35mm;第三阶段水泥的初始流动度较第一阶段下降5mm,经时损失增加5mm。


三、成本对比



型号为HY―IIIA-7的助磨剂到厂价格在13000元/吨左右,第二阶段添加助磨剂但不增加混合材掺入比例,水泥配料成本上升4.07元/吨,水泥生产综合成本上升4.28元/吨。第三阶段添加助磨剂和3.0%的石灰石混合材后,水泥的配料成本下降0.63元/吨,水泥电耗下降2.71度,电耗下降后用电成本下降0.92元/吨,综合生产成本下降1.55元/吨。


四、本次试验存在问题


1、助磨剂使物料间摩擦力降低,物料流速加快,流动性增加,物料体积增大,输送设备物料填充率较高,容易使电流偏高和出现喷灰扬尘现象。


2、在试验的第三阶段,添加助磨剂和石灰石后,物料在磨内的流速变快,工艺操作调整上在摸索过程,由于试验时间不长,期间磨机的运行参数还未达到最优,磨机的运行指标未达到最优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添加助磨剂和石灰石后,水泥的强度得到提升,但凝结时间缩短,需要调整。


五、试验总结


1、使用助磨剂后水泥强度得到提升,台产上升、电耗指标下降、熟料料耗指标下降,公司水泥生产运行指标得到优化,同时生产综合成本下降,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助磨剂使用达到预期效果。


2、助磨剂使用后,熟料强度得到激发,水泥强度上升明显(增幅10%以上),但试验期间水泥的凝结时间缩短,后期生产需要调整水泥SO3控制,保持前后凝结时间基本一致,整体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在本次实验阶段,公司生产用电为自备电站提供,忽略电耗下降对成本的影响,通过添加助磨剂和石灰石后配料成本下降0.63元/吨,但考虑实验阶段,混合材、工艺操作调整处于摸索阶段,后续仍有调整空间,生产成本仍可以进一步优化。


4、通过本次试验,后期使用助磨剂时水泥磨需通过改变磨内用风量适当降低磨内物料流速,保证质量,同时结合磨机工况不断优化选粉机及辊压机参数,控制循环负荷,使磨机的粉磨效率良性循环。